close








1~2歲雙手靈活度訓練遊戲




文∕兒童教育專家 丁慧瑜



西方哲學家曾經說過:「手是體外的腦。」因為大腦所構思的計畫,必須藉著手的執行才得以實現。所以小手操作的機會愈多,頭腦就愈聰明;而頭腦動得愈勤,則小手愈靈活。這個說法在1~2歲寶寶的身上,充分得到印證。


1~2歲寶寶各項細動作發展


過完1歲生日,寶寶最大的進步便是可以用拇指、食指、中指等三指抓取小東西,並將它們一一放入容器裡面。抓握玩具時,雖然仍會用到整隻手掌,然而掌心部分已能自然的放鬆,不再像以前一樣握得那麼緊。


1歲3個月左右,寶寶對有洞的物品相當好奇。如果眼前有類似套圈圈的道具,他們會興奮的拿著到處試套,套玩具、套門把、套鞋子、套食物,甚至還會把圓圈圈套在自己身上,因此主要照顧者必須時時緊迫釘人。此外,利用拇指、食指、中指等三隻手指頭,捏著小東西塞入洞中,更是他的拿手好戲,舉凡鼻孔、耳孔或插座孔,都難逃測試的命運,所以身邊的大人務必特別小心。


1歲半以後,由於手眼協調能力與日俱增,寶寶對漸層式的套疊玩具開始產生興趣,其中尤以圓杯造形最受歡迎。他們會兩手各拿一個大小不同的杯子,先專注的觀察,然後再將一個杯子放進另一個杯子裡。如果失敗了,會暫停片刻,過一會兒再試試看;假如成功了,孩子會開心的看著旁人,似乎是說:「我做到了!我好棒!」


這個年齡的孩子也喜歡玩積木,但以單純排列和疊高為主。寶寶會把各種形狀的積木隨意平放在桌面或地板上,很少有特殊的造形設計;或是一塊一塊的往上疊,大約到了五、六塊的高度時,積木便會因小手不夠穩定而垮下,可是他卻屢倒屢排,奮戰不懈。


握筆塗鴉也是一大挑戰。會以手掌和五指合作抓握粗筆,在紙上任意畫出點或線,也樂於模仿大人寫字或畫圖的樣子,努力在紙面創作。而握棒敲擊,則是手部操控能力更加純熟的象徵。不論是敲打樂器,或是拿著小木槌擊球進洞,孩子的動作都比以前俐落許多。同時,慣用手也在此時更為明朗,家長不妨多多提供寶寶運用雙手合作的遊戲,以加強左右腦互動的機會,激發出更多潛能。


到了1歲10個月,寶寶已能自己用湯匙順利的進食,大部分的食物都可以準確的送入口中。他們還會試著餵別人吃,所以用餐時常會出現親子你一口、我一口的溫馨畫面。同時,亦鍛鍊出以拇指和食指捏拿小物品的兩指功,不論是細細的髮絲或圓圓的豆子,皆逃不過他的慧眼巧手,因此需要雙手配合的串珠等活動,也格外受歡迎。


2歲時,孩子翻書的技巧愈來愈熟練了,他們會一頁一頁快速的翻過,毫不猶豫,完全不在乎是否能看清楚書中的圖案,對寶寶而言,這個時刻用手翻比用眼看重要多了。


玩樂器也是小朋友的最愛。他們會學著大人以一手握響板,用另一隻手配合歌謠的節拍奮力拍打。擊鼓時,會嘗試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操作鼓棒,以棒子前端敲打鼓面。當然,在琴鍵上用手按壓出聲音,更是寶寶的拿手好戲。


除此之外,孩子已可分辨出圓形、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徵,也能將形狀片正確嵌入框中;還會自己轉動門把開門,或是轉開瓶蓋拿出小玩具,不再完全依靠大人。


促進細動作發展遊戲


總之,當小人兒手部的精細動作越能控制,代表腦部的發展越加成熟,所謂「手腦並用」,正是此意吧!以下介紹一些增進1~2歲寶寶細動作發展遊戲。


(一)大地震
目的:雙手穩定、反應靈活、手眼協調
年齡:1歲~1歲6個月
時間:10分鐘
器材:乾淨的大小紙盒數個或原木積木數塊(不可太小)
場地:鋪著軟墊的地板上
步驟:
1.大人先檢查紙盒是否乾淨、安全,盒蓋是否可以蓋好。若用原木積木,則要確認沒有尖刺或缺損。
2.親子面對面坐好,大人示範將紙盒或積木一層一層疊高,然後用手輕輕推倒,並發出:「哇!大地震!」。若使用積木,推倒時需注意安全距離,以免受傷。
3.接著由小人兒操作,大人在旁邊加油。記得喔!大人不要幫忙。
4.起初寶寶還不太能掌握堆疊時的重心及小手擺放的力量,因此可能疊了兩、三層就垮下來,然而這是必然的過程,大人可誇張的拍手、歡呼,以增強寶貝的信心。


(二)串珠子
目的:手部穩定、手指運用、手眼協調
年齡:1歲半~2歲
時間:10分鐘
器材:適齡的大串珠玩具(準備5顆珠子、1條繩子)
場地:鋪有軟墊的地板或矮桌面
步驟:
1.大人先檢查玩具是否合用、安全,並清點珠子的數量。通常在繩子前端多半有一段塑膠管以方便珠子通過,繩尾則打結以固定穿過的珠子;假如繩頭沒有塑膠管或太短,大人可用透明膠帶纏繞代替。
2.接著親子面對面,大人示範如何一手拿起繩頭,一手拿起珠子,然後設法雙手配合,將繩子穿過珠子,並將珠子移到繩尾。然後讓寶寶試試看。
3.有些孩子是以繩子穿珠,但有些小朋友卻是以珠子穿繩,(這與慣用手有關),兩種方式都可以,端看小人兒自己決定,大人不要以個人的想法強迫小孩接受。











1~2歲寶寶粗動作發展遊戲




文∕兒童教育專家 丁慧瑜



1~2歲的階段的寶寶,已開始能夠自行走路,雙臂也變得更有力,玩球、爬樓梯、跑步等都是他平時喜愛的遊戲,面對孩子逐漸的成長,爸爸、媽媽務必把握時間,多提供他們練習的機會,才能使孩子順利打好基礎,以迎接新的挑戰。



在成長軌道上,「1歲」不僅是極為重要的年齡標竿,更是寶寶擁有自主行動能力的象徵。尤其是在1至2歲的階段,小寶貝從蹣跚學步、盡情奔跑,甚至嘗試跳躍,每一項進步,都令為人父母者歡欣不已。


1~2歲寶寶身體各項發展


剛滿1歲時,小人兒開始雙腳探索之旅。爬行時,寶寶的屁股會高高抬起,並以膝蓋離地、手腳並用的方式移動身體,除了速度加快之外,方向的轉換與控制亦靈活許多。此時大部分的小朋友已能由旁人牽著手前進,或是試著自行走路。當寶貝邁步時,腳跟會微微踮起,雙臂也會自然平舉、向外伸展,以維持身體的平衡。


1歲3個月左右,寶寶逐漸掌握了走路的竅門,越走越好,不但腳跟著地、步伐穩定,兩臂亦能放下,隨著肢體韻律自然擺動,彷彿跳舞一般。


他們對「樓梯」也產生莫大的興趣,特別是實心的梯階。起初,寶寶會在大人扶助下走一、兩階,以體會爬高的樂趣。等到熟悉後,會試著自己努力一層一層往上爬,再小心翼翼的以腳朝下慢慢爬下來,旁觀者看來驚險萬分,寶貝卻愈爬愈有信心。


到了1歲半,寶寶的手臂變得更有力了,所以特別愛玩球類的遊戲,不管是近距離傳球、蹲著滾球、坐著接球,或站著將球丟入框框裡,都令他興奮莫名。


這個年紀的孩子站著時,已可對準小椅子好好坐下、穩穩站起,不致歪斜跌倒。而大人的高椅子亦成為最佳探險道具,寶貝會努力爬上去,轉身坐定,把腳放好,有如勇敢的登山家,無畏無懼的邁向峰頂。


除此之外,孩子對於走路及轉彎的技巧更加純熟,並進一步發展出快走和跑步的能力。然而小人兒雖然衝勁十足,卻還不太會「煞車」 ,因此經常跌倒,可是只要稍加安撫,他們又能鼓起勇氣,滿臉笑容的向前飛奔,讓陪伴的大人提心吊膽,格外緊張。


1歲9個月時,有些寶寶能在大人協助下,從高椅子上踩著椅邊的橫桿爬下來,這代表孩子已能以視覺判斷高度、距離,為攀爬空心樓梯作好準備。


由於腿部肌力增強、平衡感提升,小朋友姿勢的變化日益敏捷。走路時,假如發現地上有東西,或有玩具從手上掉落,他們會蹲下來撿起物品,順手把玩,或再站起來繼續往前。扶著家具或牆壁時,寶寶還能抬起一隻腳,模仿大人以單腳站立,也可以用單腳踢開大而輕的球,毫不猶豫。


滿2歲後,溜滑梯成為孩子的最愛。他能扶著實心梯面的扶手,雙腳交替、一步一階的走上去,接著在坡頂坐穩,再咻的一聲滑下來。如果是空心梯或繩網,寶寶也會手腳配合,安全的爬到頂端。


至於走直線、倒退、定向快跑,或原地雙腳跳,皆難不倒他們;孩子甚至還會嘗試從不太高的地方跳下(大約一台階的高度),感受跳躍的刺激。


而上下半身的協調,使得寶寶得以輕鬆做出簡單的動作,如:拍手、踏步、前走、後退、搖擺、彎腰、轉圈、扭動,並試著搭配旋律與指令,一舉手一投足,皆充滿童稚的純真,宛如小小舞蹈家,著實惹人憐愛。


促進粗動作發展遊戲


1到2歲是寶寶進行身體實驗的敏感期,活潑好動的表現,常令大人招架不住。爸爸、媽媽在辛苦之餘,務必把握時間,多提供他們練習的機會,才能使寶寶順利打好基礎,以迎接新的挑戰。


(一)摘花兒
目的:增強直立平衡感、身體協調、姿勢轉換
年齡:1歲~1歲半
時間:10分鐘
器材:粗繩、手帕或絲巾數條、較重的家具
場地:平坦安全的地方
步驟:
1.大人先將粗繩兩端分別綁在較重的家具上,如:餐桌(不用摺疊桌)、門把(門關上)。繩子的高度約比寶貝高10公分。四周不得有障礙物,以免發生碰撞意外。
2.接著把手帕或絲巾鬆鬆的綁在粗繩上,中間稍有間隔,看起來好像一朵一朵美麗的花。
3.大人示範如何摘花,然後由小寶寶嘗試。每當小人兒摘下一朵,大人就要大聲讚美,以滿足孩子的成就感。
4.當花全部被摘完後,可以將小花重新綁回,反覆進行。遊戲過程中,孩子有時會因為累了而坐下休息,大人應尊重寶貝的意願。
5.遊戲結束時,務必立刻將器材收好。


(二)安全步道
目的:增強直立平衡、足眼協調、腿部肌力、跨越能力
年齡:1歲半~2歲
時間:10分鐘
器材:枕頭、椅墊
場地:鋪有軟墊的地板
步驟:
1.大人先將椅墊和枕頭隨意散放在地上,中間要留有較大的空間,讓親子能從容通過。也可以邀請小寶貝一起幫忙佈置場地。
2.接著由大人示範如何跨越步道障礙,安全通過:可以踩在椅墊和枕頭上,也可以跨越,或是在障礙間的地板上繞走,不同方式能帶來不一樣的樂趣。
3.然後由大人協助孩子嘗試。
4.由於每一位小朋友發展狀況和個人特質不太相同,因此寶寶的反應也會各有差異,無法預料,因此最好讓寶寶自行決定通過的方法,大人只扮演陪伴與鼓勵的角色。
5.遊戲結束時,務必立刻將器材收好。


(三)走跑停
目的:增強肌肉關節控制力、反應靈活度、姿勢轉換
年齡:1歲半~2歲
時間:10分鐘
器材:鈴鼓
場地:鋪有軟墊的地板(最好在較大的空間)
步驟:
1.大人先檢查場地是否安全,如有其他家具或障礙物,應先搬移,以免寶寶受傷。
2.親子約定不同動作的鼓聲,如:慢慢的敲鼓代表慢慢走,快快的敲鼓代表快快跑,用力敲一下鼓代表停下來。
3.接著由大人一邊敲鼓、一邊示範,並邀請小朋友一起加入。大人的動作要誇張些,像慢慢走時,可假裝是又壯又重的大象或大巨人,停下來時,又變成不能動的木頭人,再配上清楚明確的指令和特別的聲調,一定能夠吸引孩子融入其中。
4.建議剛開始時以兩種鼓聲和動作為主,等到熟悉了,就可以增加變化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香寶貝 的頭像
    香寶貝

    新竹縣北區保母系統成員-香寶貝

    香寶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